《閱微草堂筆記·婢女離魂》“門人徐通判敬儒言”原文與翻譯
門人徐通判敬儒言:其鄉(xiāng)有富室,昵婢,寵眷甚至。據(jù)我的學生徐敬儒說:他家鄉(xiāng)有一個富人,昵愛一個婢女。
婢亦傾意向其主,誓不更適。婢女也傾心于主人,發(fā)誓不嫁別人。
嫡心妒之而無如何。富戶的正房很嫉妒她,卻無可奈何。
會富室以事他出,嫡密召女儈鬻諸人。等富戶有事出門后,正房秘密招來個女人販子,把婢女賣了。
待富室歸,則以竊逃報。富戶回來后卻告訴他婢女逃跑了。
家人知主歸事必有變也,偽向女儈買出,而匿諸尼庵。家人明白主人回來后,事情必定沒完,便冒名從人販子那里把婢女買了出來,藏在尼姑庵里。
婢自到女儈家,即直視不語,提之立則立,扶之行則行,捺之臥則臥,否則如木偶,終日不動。婢女自從到了人販子家,就眼睛發(fā)直,提她站起來就站起來,攙著她走她就走,按她躺下她就躺下,像個木偶一樣,整天一動不動。
與之食則食,與之飲則飲,不與亦不索也。給她吃她就吃,給她喝她就喝,不給也不要。
到尼庵亦然。到了尼姑庵里也是這樣。
醫(yī)以為憤恚痰迷,然藥之無效,如是不死不生者月余。醫(yī)生認為是由于憤怒所致,但是吃了藥也不見效。就這么不生不死地持續(xù)了一個多月。
富室歸,果與嫡操刃斗,屠一羊瀝血告神,誓不與俱生。富戶回來后,果然拿著刀和正房夫人打起來,并宰了一只羊祭告神靈,發(fā)誓要與正房夫人沒完。
家人度不可隱,乃以實告。家人不能再隱瞞了,就把實情告訴了他。
急往尼庵迎歸,癡如故。他急忙前往尼姑庵,把婢女接回家。婢女癡呆如故。
富室附耳呼其名,乃霍然如夢覺。主人趴在她耳邊呼喚她的名字,她才突然像從睡夢中醒來。
自言初到女儈家,念此特主母意,主人當必不見棄,因自奔歸;慮為主母見,恒藏匿隱處,以待主人之來。婢女說她剛到人販子家,心想這準是夫人的意思,主人肯定不會拋棄我,所以自己跑回來。因怕被夫人發(fā)現(xiàn),老是躲藏在隱蔽的地方,等待主人的歸來。
今聞主人呼,喜而出也。現(xiàn)在聽到主人呼喚,就高興地出來了。
因言家中某日見某人,某人某日作某事,歷歷不爽。她又說起在家里哪一天看見哪個人,某人哪天做了什么事,說得一點不錯。
乃知其形去而魂歸也。這才明白她的形體不在,靈魂卻回來了
因是推之,知所謂離魂倩女,其事當不過如斯,照這事推論,可知所說的離魂倩女的事,也不過如此。
特小說家點綴成文,以作佳話。只是被小說家們加以修飾點綴文章,傳為佳話。
至云魂歸后衣皆重著,尤為誕謾。至于說靈魂回來之后,與形體相合,穿的衣服也重疊在一起,這就荒誕了。
著衣者乃其本形,頃刻之間,襟帶不解,豈能層層攙入?穿衣服的才是她的本形,在極短的時間里,衣帶也不解開,怎么能夠一層層摻入原來的衣服里?
何不云衣如委蛻,尚稍近事理乎。不如說衣服像蟲脫皮一樣脫掉了,也許能說得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