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學習指導
讀一點淺易的文言文,對于提高語文能力、增進文化修養(yǎng)很有幫助。初中生讀文言文,有三項主要任務(wù):
一是能正確朗讀、背誦課本中選錄的文言名篇;
二是掌握一定數(shù)量常見的文言實詞、虛詞的意義和用法;
三是從課文中了解一些我國古代的社會情況、文化知識。
有些課文文學價值也很高,學習時應(yīng)該注意這一點。
在老師講解之前,自己先結(jié)合注釋看課文,能看明白幾分算幾分,要培養(yǎng)、發(fā)展自己的自學能力。
讀文言文,有人用“啃書本”這句話來說是有道理的,因為有些文字今天不常見,比較艱澀。自己先啃一啃,有了一定的理解,那么在課堂上,老師在進行講解輔導時,收效會更大。這是“第一先”。
文言課文中生僻的字較多,要在“自讀”時先“拿下來”,即能認會寫;有些熟字,讀音特殊,務(wù)必讀準。養(yǎng)成查閱古漢語類工具書的習慣。
商務(wù)印書館出版的、北京大學的教師們編寫的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》,就是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讀文言文時不可缺少的工具書。教材中的注釋也是一種工具,識字的時候要讀準字音,進一步明白它的意義、用法。
課文的字認下來了,就要朗讀。在朗讀中正音,在朗讀中體會斷句。讀出聲音來,有助于培養(yǎng)文言語感。這一步驟,斷不可缺。
舊時上私塾,老師不講,學生先背,這樣不完全可取,F(xiàn)在自讀在先,識字在先,進而練習朗讀,在朗讀中正音,學會斷句。
比如一個同學讀歐陽修的名篇《醉翁亭記》。第一句他的斷句不對,應(yīng)該讀成“環(huán)滁 / 皆山也”,他讀成“環(huán) / 滁皆山也”。他說“環(huán)”指環(huán)繞。環(huán)繞“滁”,“滁”是滁州。“環(huán)滁”不能斷開,這句話的意思是環(huán)繞滁州的都是山。但是如果在“環(huán)”這兒斷開,就變成山名叫“滁皆”,是“滁皆山”。意思不對。
所以,朗讀時正字、斷句是非常重要的。讀文言文讀出聲音來,有助于培養(yǎng)文言語感?谡b在先這一步驟,從古到今,只要是認真讀了文言文的人都不會跳過去。